根據全球經濟論壇(WEF) 2025 年「全球風險報告」,與自然議題相關的「生物多樣性喪失及生態系統失衡」、「地球系統的重大變化」與「自然資源短缺」風險分別位於「未來 10 年全球 10 大風險」排名第 2 至第 4 名,顯示除氣候風險以外之整體自然風險亦趨重大,基於風險導向管理意識,本集團正逐步將自然風險納入風險管理範疇。
自然依賴、影響、自然敏感區分析
為評估自身營運及投融資組合對自然資本之依賴度及影響程度,本集團採取以下流程:
本次分析使用臺灣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生物多樣性熱區圖資,依據生物分布資料、物種分布模型等參數,分析哺乳動物、鳥類、兩生類、爬行動物及蝴蝶等之動物多樣性熱區圖資。該圖資針對森林、開闊棲地、溪流或溼地之動物種類計算熱點,並將物種數量前 5% 之網格定義為熱區(Hotspots),熱區等級由高至低共分為 5 種等級,最高者為 5,最低者為 1。
經檢視本集團生物多樣性熱點影響分析結果,銀行營運據點方圓 1 公里範圍皆未與生物多樣性熱區等級 5 或 4 區域接壤,位於等級 3、2、1 之據點數分別占全據點數之 1.05%、1.4%、5.96%,約有 91.58% 分行據點未座落於生物多樣性熱區。
本年度新增之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分析結果,銀行營運據點方圓 1 公里與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接壤之據點數量占全據點數之 2.11%,未鄰近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據點數量為 97.89%。
投融資對象依賴與影響分析
為妥善評價投融資組合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與影響性,本集團遵循 TNFD 建議,運用 ENCORE 工具進行分析評估。
本集團於 2023 年度已針對投融資部位各產業依賴與影響進行評估,投融資部位2023~2024 年度並未有劇烈變動,經分析投融資餘額占比前 90% 產業後發現,食品業對自然資源依賴性較高,暴險占比約占總投融資餘額 3.06%;對自然資源影響程度較高的產業分別為不動產業、金屬與採礦業,其暴險占比分別為1.11% 與 5.99%。本集團亦就各產業暴險占比進行檢視,暴險占比最高的前 3 大產業分別為不動產業、批發業及金融服務業,這些產業對於自然資源的依賴與影響均介於中度至低度。
本年度就投融資組合中較高依賴與高影響的產業 - 食品業進行進一步依賴與影響因子分析,完整揭露內容請詳 2024 年氣候暨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 5.2-5.3 章節 。